跳至内容

读博二三事

2011/02/13

一个月前硕士学位下来,两周前把申请、各种学位证明交到学校,一周前收到学校邮件,交个注册费105€,更新了学籍证明(Studienbescheinigung),读博就算正式开始了。因为还在弗莱堡大学,所以领完毕业证也不需要其它手续,直接转学籍就好了。

Neumann教授的部门在KGII四/五层,我就和一位德国博士生分一个办公室。刚搬进去,博士生说:
“因为你现在也算在这边工作了,所以学校应该提供给你电脑和一切办公文具。”
“这台电脑上所有软件必须正版,但你需要什么可以向计算机中心申请授权。”
“你需要多一个显示器么?”
“美式键盘?”
……
于是我的办公电脑就装了全套正版的各种软件。有一天博士生说,你还是用MatLab吧,于是第二天电脑的IP就被学校激活了,装上了R2010b。这边供应学术研究的资源可以用奢侈来形容:学校不单会帮你买MatLab和各种附加软件包,还会帮你R2009b – R2010a – R2010b 地付费升级。

德国传统的博士制度是跟着一位教授念,因为一个教授带领一个专业方向(所谓的Chair),所以基本上可以念什么就取决于教授的方向。表面看好像大家都是经济系,好像什么方向都差不多,但因为“术业有专攻”,换教授会有“隔行如隔山”的感觉。以信息经济学为例(Wirtschaftsinformatik/Business Computing),如果想念物流优化的分支,就得去Mannheim啦。

“跟教授念”的方式,其实见到教授的机会并不太多。我现在可能一周只有在饭点能见到Neumann,其它时候都是和其中一两位博士生打交道。教授在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作用是告诉你哪个方向比较有前景,哪个方向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了比较难突破,但具体学什么工具,钻研什么内容,更多是自己考虑。大抵这是为什么念博士不需要交500€学费的原因。

这种传统的读博方式,毕业快慢就比较取决于教授(其实更取决于自己)。如果工作任务不繁重,三年多需要发表三篇互有联系的论文(每篇需要先发会议,再发期刊),随后将论文编辑成一篇大家伙,作为博士论文,通过答辩就搞定了。取得学位为PhD。

近年因为英美教育的兴起,美式博士制度也渐渐在欧洲出现了。一般要比较厉害的学校才会推出走美式制度的博士项目,也就是先上一两年课(等于硕士),考核通过以后才开始论文研究的阶段。博士项目因为有统一的课程铺垫,所以到论文阶段数学基础会比较扎实。同时因为上课的时候和教授熟络了,选方向也比较容易。(所以一般传统式读博都会选择现有大学,而直接冲一个外校的项目就有方向不喜欢的风险)。

由于厉害学校才推项目式博士,所以门槛一般较高(优先录取本校生源),而且很多人会苦于第一年的必修课无法达标而一再重修。不过博士项目倒不会像宣传所说的那样踢走你,或者是发个硕士学位叫你走人,一般情况是让学生不断重修,到一定阶段学生自己腻了,自然就退学去。为了吸引人才,博士项目的奖学金也比较丰厚。然而,德国不少博士项目并非颁发PhD学位,经济学方向的会有形如 Dr. of Political Science 证书。去年有一位博士和我说,如果Mannheim要你,无论什么证书你都一定要去读,所以具体这个差异如何,就见仁见智。方向有爱,学到东西是最重要。

回到传统式博士,不少人觉得读博就等于工作,又或者读博就有工资,其实不是的。读博本身是学生身份(弗莱堡大学对工作时间有规定,如果工作时间太长就不能注册为学生身份),和念硕士一样,不单没钱,还需要每学期交注册费。学生证和硕士时是一模一样的,上面只会写着学期有效期,没其它特别。

由于一个教授带着一个专业方向,所以专业里一些教学任务/接外面的项目,就落到博士生头上,于是博士生会另签一份工作合同,作为大学的雇员。由于工资按小时付,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话,工资就会高,一样得交社保医保,和普通德国雇员是一样的。一般所谓“半位置”每个月税前会有1200€上下,在Information Systems会要求每天约30%的时间用于教学/项目/学校计算机系统支持,而这个工作额度是在弗莱堡大学保留学生身份的上限。我当初选Neumann教授是因为他的部门毕业快,不留人,当然方向也是一大主因,不过因为他手头没有“位置”,暂时只有一份学生助手的合同,没什么钱,好处是也不用怎么工作。

我研究的方向,是Service Level Agreement,大抵就是给你一堆服务器,让你满足用户95%的请求。这里边同时用到经济和计算机的地方,就在于工程师往往只考虑用无限的资源达成最好的性能,而经济学家往往只考虑用有限的资源利润最大化。于是计算机部门出来的方案就是100%满足用户,经济学家出来的方案就是先达成95%的既定目标,然后拔电源走人。怎样用好这5%,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,就是整个部门现在的研究。绿色 IT的话题也自然而然成为这项研究的副产品。

我觉得一个部门都研究一个话题是很好的点子:学术研究往往无甚效率,一个学者可能只用20%去做创造性的实验,却需要使用30%的时间去把它变成文字,用50%的时间去纠结相关文献和论文里一些杂七杂八却不可缺少的部分。学术研究也常常很孤独,念得深了,大家都困在自己的论题里,甚至同一专业都很难沟通。整个部门研究同一话题,大家就从各自码字变成联名论文,能互相重(chóng)用对方的研究,时不时还能出本覆盖整个领域的书。又因为大家都知道别人在干什么,不易出现做无用功的情况。论题接近也能互相启发。套用到经济研究的范式,一个话题下,可以一个人研究数据规律,一个人研究模型与优化,第三个人研究预测与反馈。如果再有数学强人,就可以顺便研究计量方法,有计算机强人就做个原型系统出来玩玩咯。不用一个人包办数据、回归、模型、预测……

有意思的是,我问了教授手下其它博士,他们好像并没有很想留学术圈。大抵这真是一种生活方式,大家都希望年轻的时候能自由一些,奋斗在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。所以以后要当教授、飙论文,其实大家都不太看重,甚至根本没有想过。二十来岁奔三的时候,能有梦想,卖身给梦想而不是大企业,才是最重要的。

From → 杂谈

3条评论
  1. 丁紫寒 permalink

    加油加油!

  2. 暖春盛夏 permalink

    我9月份去konstanz university 读博,你的博文写得蛮好的。

留下评论